游客發表
中國山東網1月20日訊 (記者 馬文文 通訊員 崔鵬森 任國寧)1月20日上午,國外青島市市南區齊東路魯女士收到全國第一枚定時遞明信片。青島市郵政分公司在齊東路投遞部舉行了全國首枚定時遞明信片的投遞儀式,國外投遞人員為市民送出了第一份如約而至的新春祝福。 為進一步順應市場變化,滿足大眾節慶禮儀消費需求,促進封片業務創新轉型,中國郵政結合農歷新年(春欢乐生肖注册節)時點,積極拓展服務客戶的深度,特推出了以恭賀新禧為主題的定時遞系列明信片。該系列明信片具有分散收寄,集中投遞的特點,消費者在郵政網點寄出后,郵政部門先集中保存,在春節前指定時段集中寄遞給收件人。定時遞服務在現有國內郵件掛號業務基礎上,增加郵件保管、定時集中投遞、短信通知等增值服務內容。 中國郵政首次發行的新春祝福定時遞系列明信片,同時具有很高的紀念集藏價值。是郵政有獎賀卡系列中的新成員,啟用兩枚生肖主題專用郵資圖,邀請著名繪畫大師吳冠英親自創作,受到廣大集郵愛好者的追捧。 定時遞明信片手書祝福,如約而至!在飄雪的季節,一封封如約而至的祝福通過綠色信使的手,傳遞給我們最在乎的人!無論信息時代如何飛速發展,書信仍是深入人心的一種傳遞情感的重要方式,傳統書信文化仍然要一代代傳承下去!
37%。2019年,媒體商標品牌戰略實施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媒體地理標志運用有效促進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到1515億元,同比增長23.2億元。新冠肺炎發生以來,回顧從各地知識產權領域的舉措可見,回顧知識產權在助力疫情防控方面成效明顯,在促進健康中國建設領域大有作為。 欢乐生肖注册知識產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扎實推進新發展理念的落地見效,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轉方式、調結構、添動能,打造經濟發展的升級版。而高質量發展根本在于經濟的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 在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發布會上,申長雨介紹了國家知識產權局與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0.
8%,疫情版權質押擔保金額73億元,幫助近萬家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涉及知識產權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9286.今天是第20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每年的世界知識產權日,籠罩知識產權如何驅動技術創新都會成為全球各地共同探討的話題。今年,籠罩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確定的主題是為綠色未來而創新,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打造綠色未來亦是人類共同的夢想和愿望。 4月23日,國新辦舉行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今年宣傳周活動的主題是知識產權與健康中國,這是著眼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結合今年世界知識產權日所倡導的為綠色未來而創新而確定的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主題。 知識產權促進健康中國建設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讓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寶貴、健康的重要。希望通過知識產權更好促進健康中國建設,更加有力地支撐全民健康與全面小康。申長雨表示。 知識產權與人類健康有著密切關系,包括通過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醫療行業創新發展,研發更多創新藥和精密醫療器械,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通過更好地保護傳統中醫藥,發揮其在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中的獨特作用;通過大力發展地理標志產業,培育更多植物新品種,打造更多知名品牌,讓人們吃得安全、用得放心;通過商標、版權和特殊標志的保護,促進文化產業和體育事業發展,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人類遺傳資源的保護,構筑起特殊的健康安全屏障,這些都是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4月24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云介紹了在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面采取的新舉措和取得的成效。疫情發生以來,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快速響應。據雷筱云介紹,國家知識產權局出拳打擊與疫情相關非正常商標申請代理行為;會同市場監管總局、藥監局出臺復工復產十條。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新增專利和商標質押貸款337億元,同比增長15.7%。知識產權欢乐生肖注册使用費進出口總額約410億美元,國外其中出口額66.
2億,媒體惠及12家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天津指導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試劑盒開展專利布局,媒體為相關的申請開辟綠色通道;安徽宿州開展碭山酥梨等地理標志產品抗疫線上營銷,實現銷售收入3.5個百分點。 但可以預期,回顧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規模在未來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回顧并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此外,2018年中國版權產業行業增加值達到6.
8%,疫情一大批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通過質押登記綠色通道快速獲得融資支持。疫情防控期間,疫情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多措并舉,亮點頻現。武漢推出新冠肺炎防治專利信息共享平臺,免費提供精準研發所需專利信息;南京設立10億元新冠疫情防控專項融資計劃;深圳成功發行疫情防控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計劃融資10億元,已發行3.
5%,籠罩質押項目數1633項,同比增長13.6萬人,國外與湖北和武漢同仁并肩戰疫,國外點亮生命之光。 更有鐘南山、李蘭娟、王辰、張伯禮、陳薇、黃璐琦、仝小林院士逆行團沖在了防疫最前線,為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貢獻智慧。 這是一場舉全國之力、集優質資源的生命保衛戰 武漢之外,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和物資也接踵而至,黃岡,山東、湖南來了!荊門,浙江、內蒙古來了!襄陽,遼寧、寧夏來了! 4萬多名建設者并肩奮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方艙醫院迅速啟用,定點醫院加快改造擴容;增加醫院感染控制專家,征用酒店、高校等建立隔離點,竭盡全力避免交叉感染; 最美逆行者中,還有堅守一線的基層干部、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志愿者他們送飯送物資,入戶送愛心,筑起守護生命的堅強防線; 一切,都是為了救治患者、防控疫情! 3月18日,中國本土新增感染病例首次清零。截至4月25日24時,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治愈出院病例77394例,其中湖北63604例(武漢46452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已有近六成治愈出院。 這一切的背后,是生命至上的中國理念,是中國精神的抗疫書寫。 這是4月23日在以色列阿什杜德拍攝的以色列與中國專家就新冠肺炎防治舉行的視頻交流會議現場。當日,來自以色列阿什杜德阿蘇塔醫院的醫學專家代表與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醫學專家代表舉行視頻交流會議,雙方就新冠病毒感染診斷、醫護人員保護、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之間的隔離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新華社發(吉爾科恩馬根攝) 全力以赴,中國經驗提振全球信心 患者激增,如何保護好醫療團隊?如果疫情卷土重來,醫院管理方面有何經驗分享? 4月23日下午,一場特殊的視頻交流會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舉行,提問的是以色列阿什杜德醫院相關負責人,回答的是金銀潭醫院一線的醫務人員。 近期我們舉辦了多場類似的跨國視頻會議,以色列、加拿大、德國等國的很多醫院希望分享我們救治患者的經驗。湖北省衛健委副主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說。 當下,全球疫情仍在肆虐。加強源頭控制、擴大檢測范圍、修建方艙醫院、引入中醫藥治療中國專家的一條條經驗和建議被廣泛采納,為世界戰勝疫情注入中國力量。 盡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要把醫療救治工作擺在第一位,在科學精準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要加快藥物研發進程,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 盡最大可能阻止輕癥患者向重癥轉化,切實提高治愈率。 抓住疫情防控的關鍵節點,黨中央審時度勢科學研判,采取果斷有力措施,不斷完善診療方案,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從1月1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第一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到如今國家版診療方案已更新至第七版,多語種的中國診療和防控方案及時分享給了全球180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 2月8日,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患者步入病房。當晚,武漢雷神山醫院收治第一批轉運來的新冠肺炎患者,之前進駐的首批醫療隊員也開始相關救治工作。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2月14日,武漢江夏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準備迎接病人。當日,位于武漢市江夏區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的江夏方艙醫院開始收治病人,這是武漢首個以中醫為主的方艙醫院。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方艙醫院成為決勝戰疫的關鍵之舉 全部休艙!我們看見了勝利的曙光! 3月10日下午,隨著最后一批49名患者康復出院,武漢市最早投入使用的武昌方艙醫院在運行35天后休艙,至此武漢市累計收治患者超1.
4月26日,媒體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醫療救治工作取得了重大勝利,媒體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努力,目前中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從寒冬到暖春,舉國上下齊心協力,一幕幕抗擊疫情、搶救生命的畫面匯成愛的洪流。 3月2日,鐘南山院士(前中)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批戰疫一線火線發展黨員的入黨宣誓儀式上領誓。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2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國務院新聞辦記者見面會,邀請在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普通工作者講述他們團結奮戰的故事,并回答記者提問。這是中日友好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護理組組長趙培玉在記者會上。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這是生命至上的中國理念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疫情暴發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做出重要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這是守望相助的中國實踐全國4.2萬例的16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一個個方艙,回顧創造了抗擊疫情的中國經驗,回顧托起了承載希望的生命方舟。如今,國外版方艙醫院已出現在美國、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伊朗、巴西、菲律賓等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 對此,醫學界權威學術刊物《柳葉刀》發表社論說,中國建造的方艙醫院對于緩解醫療衛生系統所承受的巨大壓力至關重要。 全程引入中醫藥抗疫,封住輕癥滑向重癥的大門 4月16日,在武漢奮戰80多天的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撤離武漢。臨行前,他最掛念江夏方艙醫院的康友們。 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是首個國家中醫醫療隊接管的方艙醫院,張伯禮任總顧問,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任院長。 564例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全覆蓋,中醫湯劑結合按摩、針灸、太極拳、八段錦江夏方艙醫院最終實現零轉重,零死亡,零感染。 根據世衛組織報告,全球輕癥轉重癥比例約占13%。江夏方艙醫院的實踐表明,中醫藥的介入對整個中國疫情阻斷和病例數下降、防止輕癥向重癥轉變起到關鍵性作用。張伯禮說,中西醫結合救治,是中國方案的亮點,1萬多名方艙醫院患者普遍使用中藥后,各個方艙醫院的轉重率基本在2%至5%左右。 全國4900余名中醫藥人員馳援湖北,篩選出以三藥三方為代表的中醫藥幫助了全國各地超7.
4萬名確診患者,疫情有效率達到90%以上。 疫情沒有國界,疫情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所說,中國疫情局勢實現逆轉,中國的抗疫措施經過實踐取得明顯成效,值得借鑒。 1月30日,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重癥監護室醫護人員在工作間隙為自己鼓勁打氣。新華社發(陳晨 攝) 慎終如始,不放棄每一個生命 4月24日,武漢市新冠肺炎重癥及危重癥病例清零。 我很想見見當初救我的那些人!4月16日下午,95歲的徐爺爺來到武漢市中醫院漢陽分院,向兩個多月前救治他的該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張軍等人致謝。 張軍說,徐爺爺入院時情況很嚴重,老人擔心自己占用了醫療資源,甚至一度表示要放棄治療。 我們肯定不會放棄任何一位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張軍說,尤其是這些老人,他們為建設國家做出很多貢獻,我們更不能對他們不管不顧。 重癥和危重癥患者,是全部戰疫中最難攻克的婁山關、臘子口。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接受采訪(2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3月11日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拍攝的呼吸內科主任張繼先。新華社發(柯皓 攝) 慎終如始、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在這場嚴峻的抗疫斗爭中,黨和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價,踐行著守護人民健康的莊嚴承諾。 歷時近百天,湖北重癥及危重癥病例從最高峰時的超萬例實現了清零,總體治愈率達94%,成功治愈3600余名80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其中武漢市80歲以上高齡患者救治成功率近70%。 只要有一絲希望,就不惜代價、絕不放棄。 4月13日下午,最后一批江蘇支援湖北醫療隊205人撤離武漢。里面沒有中央指導組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的身影。 包括邱海波在內20位多學科重癥診療專家,在援鄂醫療隊陸續回撤后繼續留守武漢,作為國家專家督導組成員攻堅最后的重癥堡壘。 查房、救治、開展疑難危重和死亡病例討論他們穿梭巡查在武漢各個集中收治重癥患者的傳染病ICU病房,指導著紅區戰斗,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著從死亡一線搶生命的故事。 邱海波說,新冠病毒具有非常詭異、隱匿的特點,對重癥救治來說,這是一次極大的挑戰。在最具挑戰的現場,給病人最多的生命機會,這就是ICU醫生的使命。 不放棄每一個生命!只要搶救有需要,任何藥品、設備都盡力安排到位;多學科會診,采取恢復期血漿、干細胞、單克隆抗體等先進治療方式;從十幾萬元到上百萬元,重癥患者高額診療費醫保依規報銷 2月4日,醫護人員將患者送入武漢火神山醫院病房(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2月24日,中藥師在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房調劑中藥。新華社發 (周牧 攝)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一大批護士從細處做起、從點滴入手,用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的護理方法對新冠肺炎重癥患者開展救治。 面對病情重、變化快、傳染性強的危重癥患者,華中科大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癥學科護士長鄭佳帶領團隊未雨綢繆、積極備戰,強化培訓、感控當先。 從2月10到3月30日,通過專業的救治、精細的護理,鄭佳和團隊所在的ICU病區共收治75人,其中4名上了ECMO的患者成功脫機,12名患者氣管插管拔管 疫情發生以來,中日友好醫院共派出5批153名醫療隊員馳援武漢。其中危重癥護理團隊由80名護士組成,承擔50張床位的危重癥患者救治和護理工作。 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患者都能早日康復,不斷提高醫療救治的效果。雖已撤離,中日友好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護理組組長趙培玉的心仍然牽掛著武漢。 每一位患者都是鮮活的生命,每一份堅持都會增添生的希望。 4月7日,第一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領隊、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中)等第一批國家中醫醫療隊3名隊員圓滿完成援助湖北醫療任務,抵達北京西站,平安返京。至此,第一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已全部安全返京。新華社發 4月7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在抵達后揮手致意。當日,中日友好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157名國家援鄂醫療隊隊員圓滿完成任務后平安抵京。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截至4月25日,據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801例,其中重癥病例51例。 從疫情開始,我們就一直奮戰在第一線,在最困難最難熬的時刻,也沒有退縮。我們還將繼續戰斗,直至勝利的最后一刻。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繼先說。新華社記者韓潔、胡喆、黎昌政.2萬多名醫護人員盡銳出征,籠罩其中重癥、感染、呼吸等專業超過1.
隨機閱讀
熱門排行
友情鏈接